签约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—陕西天竺山

日期:2020-06-30 13:55:00 编辑:甜塔信息 浏览:1354次

天竺山,又名天柱山(天竺山),属秦岭东段鹘岭山系山地,位于山阳县城东南部的鹘岭以南,郧岭以北,距县城30千米,主体正面在法官乡僧道关村。天柱山(天竺山),在山阳县县城东南40公里处,是全县最高最大的山。北起板仓老沟口,南至松坪古墓沟,东至扁头僧道关,西连长沟七里峡,周长65公里。东西走向,总面积40平方公里。山顶宽阔,四围罗列七峰。

山峰最低海拔1255米,最高海拔2074.4米。山有七峰相对,主峰有北峰大顶山、东峰铁钟坪、南峰虹池梁、西峰松树荡。
北部大顶峰,属主峰,海拔2074米。山巅骤崛一柱,高二百余米,围三百余米,形如竹节,柱体奇石轩露,古松倒挂,朝岚暮霭,晴雾不散。
四凳,天柱山(天竺山)迤西至板仓西南,突起四峰,成梯级排列,东西走向,主凳海拔1729米,山间杂木茂密。
双凤冠,在扁头溪西,南北走向,海拔1985米。山姿巍峨,顶分二峰,岩嘴突出,犹如凤冠。
大天堂,座落扁头溪西南9公里,主峰1488米。山势险峻,道路崎岖,杂花生树,风景秀丽,故有“大天堂”之雅号。
杜家山,在松坪乡东北3公里处,海拔1120米,山壁陡峭难攀。(以上5山属天柱山(天竺山)南迤分支,为两岔河与箭河分水岭)
天柱摩霄,山阳古八景之定。城南八十里,矗峰直削,是名天柱山(天竺山),诸山罗列,若儿孙然。俨似蓬壶仙子冠碧烟、披紫霞、带虹霓,手擘绛霄,口吸银河,直若天为山所擎者,故名“天柱”。陈愈愚有诗云:拔出群岚数万里,青天像外露奇峰。悬岩向背疑风雨,绝顶阴晴变夏冬。罗列儿孙排玉笋,撑持砥柱现芙蓉。仙缘有分谁修到,下界声传古寺钟。
天竺云海,雨过天晴,团团白云汇聚于山腰,向开铺展弥散,刹时形成波涛滚滚的海洋,好似水漫金山。东西侧壁立万仞,壁上碥道,皆人工凿成。人称阎王碥。西侧碥上有铁索,险峡处有独木桥;临箭河处有著名的七里峡。两壁对峙,仰望青天一线,藤蔓交接,绿荫翳天,一溪南泻,水声如雷,大有一夫挡道,万夫莫开之势。陈鲁斋先生《登天柱山(天竺山)》诗曰:置身如在九霄中,万里川原一览空,呼吸可能通帝座,壮怀直欲问天公,悬岩峻峭巨灵劈,大地撑持砥柱间,秋色西来风日丽,下方佳气郁葱葱,这正是对天竺山雄伟气势的真实写照。
 
自汉以来,天竺山就是道教活动的中心,历代建筑古寺庙10余处。民国前上山僧尼很多,1960年有20多人下山还俗。21世纪起,又有僧尼上山,香火甚盛,游客众多,每年有10万多人次,天竺山古建筑群对我们研究道教的历史和汉、唐的塑造艺术有重要价值。

佛教

志载:唐贞观三年(629),慧远禅师杖锡天柱山(天竺山),造云盖寺.元大德元年(1297),寺僧华藏掘地得断裂残碑,上有“大唐贞观三年”字样。武则天永昌年间(689),本县僧侣于漫川前店子摩岩洞中雕塑石佛一千尊,名曰“千佛洞”。北宋时,约有八百铁陀僧居在天柱山(天竺山)和僧道关。

道教

清代同治以后,道教活动中心转至原为佛教活动中心的天柱山(天竺山)。民国时期,道教活动较盛,山阳县全县著名道观有混元洞、云台山、馒头山、太白洞、老庄庙、玉皇观、三官殿、法官庙、仙姑洞、朝阳洞、白龙洞等,据1952年统计,全县共有道观37处,庙房478间,道士123人,道姑99人。其活动中心天柱山(天竺山),有房110间,住有道士38人,道姑29人,拥有耕地百余亩,年收租课60石,布施白洋二千多元。1960年宗教改革时,第二十三代监院张志正以反革命罪被捕,道士道姑多遣散还俗。